小微企業主看過來,這些稅費咱不用交啦
導語:近兩年,國家針對小微企業的稅費優惠政策不斷擴圍,小微企業主可別糊涂,枉交這些稅費。
近兩年,國家針對小微企業的稅費優惠政策不斷擴圍,小微企業主可別糊涂,枉交這些稅費。
首先來看看企業所得稅,一般來說企業都需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但是8月1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從2015年10月起(到2017年底),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0萬元以內的小微企業,可以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簡單說,只要你的企業被認定是小微企業,你從10月起就只需要繳納10%的企業所得稅了。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小微企業?這要看是否符合下面三項指標: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其中工業企業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其中工業企業不超過3000萬元)。若符合這三項指標,你就是小微企業。
再來看看營業稅和增值稅。早在去年10月,政府就明確,對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免征增值稅、營業稅。這一優惠政策將在2015年12月到期,不過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這一政策延期至2017年底,這意味著合規的小微企業明后兩年,又可以繼續享受上述免稅政策。
對于那些月銷售額超過3萬元的小微企業主來講,也不要忘了這一優惠:去年6月份,國家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自6%和4%統一降低至3%。
另外,國家對小微企業融資給予了稅收優惠政策。
比如,對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給予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農村金融機構給予營業稅優惠政策,對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等。對農戶小額貸款的營業稅免稅和企業所得稅減計收入政策的優惠范圍,由5萬元提高到10萬。
不僅僅是稅收優惠,這兩年國家出臺的針對小微企業的相關費用優惠力度也不小。
在近兩年各部門普遍性清理規范各種收費基礎上,今年起,所有小微企業主可以不用繳納組織機構代碼證書費等4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而對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的小微企業主來說,還可以不用交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文化事業建設費等4項政府性基金。這項優惠政策適用時間是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底。
另外,政府對在職職工總數20人(含20人)的小微企業,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除此之外,政府還對小微企業給予財政資金支持。比如,今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84億元,支持杭州、合肥等15個示范城市為小微企業提供孵化器等創業創新空間,減免場地租金等費用。
細心的小微企業主可能發現,上述不少稅費優惠政策都有實施期限,多數是到2017年底到期。那到期之后,這些優惠政策會否延續?也有專家提出,這些優惠政策可否固定下來?
8月21日,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有些優惠政策在超過規定的期限后,如果行之有效,又能夠體現公平和效率,可以固定化,通常通過稅收立法固定下來了。還有些政策到期結束使命,這是稅收政策根據經濟形勢變化調整的結果,也是稅收發揮宏觀調控作用的體現。
王建凡在上述會上透露,財政部還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完善五項有利于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稅收政策。對于這五方面的新動作,小微企業主可要密切關注。
首先,財政部將完善企業研發費用計核辦法,適當擴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適用范圍。
“這是個激勵型的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投入的研發經費越多,加計扣除的額度就越大,激勵作用越大,有效促進了創新型國家的建設。而且,從國際上看,此項政策的支持力度、范圍都是比較大的。”王建凡稱。
目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范圍比較窄,僅限于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繳納的“五險一金”、專門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等費用。
其次,財政部將中關村現行企業轉增股本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股權獎勵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適時推廣至全國范圍。
中關村在2013年實施了這項個稅優惠政策,即高新技術企業轉增股本和股權獎勵可以在五年內分期繳納個稅,這解決了解決了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可能出現股東所得股份較多、應納稅額較高、一次性納稅困難的問題。
今年6月份,這項個稅新政由中關村推廣至推廣至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和綿陽科技城。而在6月份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也明確表示這項個稅新政要推廣至全國。
除了上述兩項稅收優惠新動向外,財政部還將針對包括天使投資在內的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等創新活動的投資,統籌研究相關稅收支持政策。進一步完善創業投資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適當放寬創業投資企業投資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限制。研究完善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稅收政策,對眾創空間等予以適當稅收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