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從專業鎮時代進入特色小鎮時代
“外面的經驗很好,但北滘更要注重突出自身特色。”不久前,在入選全國首批特色小鎮名單后,北滘鎮便組建40多人的調研團前往杭州考察學習云棲小鎮、夢想小鎮
智造小鎮、花卉小鎮、智芯小鎮、樂創小鎮……在“一鎮一品”的珠三角傳統專業鎮上,一股建設特色小鎮的熱潮正在順德涌動。
順德區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未來五年將建設一批人才集聚、創新活躍的國家特色小鎮,打造城產人融合發展的示范。而就在最近一個月里,北滘、陳村、樂從、杏壇、龍江等多個鎮街,都相繼將打造特色小鎮,作為今后城鎮化建設的重點。
特色小鎮建設的理念最早源于浙江,經過一輪成功實踐后在全國得到廣泛推廣。今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而上月中,在住建部公布的首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中,北滘就以“智造小鎮”排名全省第一,成為佛山首個入選該名單的特色小鎮。
從傳統的專業鎮到新型的特色小鎮,順德鎮域經濟將迎來哪些新變革?以特色產業集聚發展為重要特征,順德的專業鎮又如何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關系?近日,南方日報記者專門采訪了相關鎮街的主官,試圖勾勒出順德特色而小鎮的建設藍圖。
智造小鎮北滘領跑
在順德這一輪特色小鎮的建設熱潮中,北滘是當之無愧的領跑標桿。
早在今年7月下旬,全省特色小鎮建設現場會在北滘舉行。從廣東工業設計城到慧聰家電城,從北滘文化中心再到潭洲水道(北滘段),從完善的城市公共配套到優美的一河兩岸風光,北滘特色小鎮的建設成果引起省和各地市發改、住建等相關負責人的高度關注。
“看了北滘的特色小鎮建設現場,我感覺廣東的特色小鎮建設已經走在浙江的前面。”作為浙江特色小鎮建設方案的主要參與者之一,浙江省發改委城鄉體改處處長史先虎如是贊嘆。
從千億家電重鎮到魅力小城再到如今的特色小鎮,歷經多年的發展,北滘正逐步從傳統的制造專業鎮向現代都市型小鎮蛻變。對此,在北滘工作生活了10多年的順德區委常委、北滘鎮委書記周旭感觸頗深。
“北滘建設特色小鎮的核心就在于‘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會因為人事的調整而改變,歷屆班子都在接力這種發展的理念,現已經得到市場、社會和當地政府的認可。”周旭表示,北滘向來注重規劃引領產業和城市的發展。近5年來,北滘每年投入500萬元,逐年遞增,到今年投入超過1000萬元用于編制規劃和城市設計。通過BOT、政府購買服務、土地出讓等方式,吸引社會投資近300億元。
在此基礎上,圍繞國家、省對特色小鎮建設的要求,北滘也明確提出城鎮化建設的新目標:用五年時間打造成為以“特色產業為主、環境生態為基、創業創新為重、文化景區為襯”,具有濃郁嶺南水鄉特色的“智造小鎮”。
此后,在省、市、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北滘開始積極向國家申報全國首批特色小鎮,經過兩輪激烈的角逐,最終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排名廣東省特色鎮首位。
“入選首批特色小鎮建設名單,不僅是對當地發展成果經驗的肯定,更為它們帶來來自國家省市等各級的政策利好。”有政經觀察人士如是說。
據悉,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經專家復核,會簽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共認定了127個。對于符合條件的特色小鎮建設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將支持其申請專項建設基金,中央財政會對工作開展較好的特色小鎮給予適當獎勵。
搶抓特色小鎮的新機遇
在從中央到省的政策倡導和北滘成功經驗的推動上,在上月召開的順德區第十三次黨代會上,順德提出建設一批人才聚集、創新活躍的特色小鎮,不久后,全區各鎮街即掀起一股特色小鎮的建設熱潮。
稍作梳理后可以發現,在順德10個鎮(街)當中,目前已有北滘、陳村、樂從、龍江、杏壇等5個鎮(街)以官方名義提出或發布了建設特色小鎮的概念和計劃,涵蓋了三大片區。
在順德重點發展北部片區,除北滘外,陳村、樂從兩鎮的主官日前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均披露其特色小鎮的建設發展思路。
陳村鎮鎮長姜遠國透露,未來用三年時間,建設兩大特色小鎮,彰顯“花鄉·智城”特色。其中,卉特色小鎮以花卉世界為核心,連接附近村莊,打造花卉產業綜合發展新平臺,開展現代高端農業展、發展互聯網+花卉,推動農業電商和創意產業發展;而智芯小鎮則以陳村的裝備制造業為基礎,依托軌道交通,圍繞吳家圍陳村站及其輻射的4.8公里進行建設。
樂從則提出依托佛山新城,在北圍片區建設生物醫藥產業高端科技、高端人才、研發機構聚集的高地,未來五年打造成“智創新高地·國際小都市”的特色小鎮。
相比起北部三鎮主打產業特色,作為西南片區大鎮的杏壇更突出自然稟賦的優勢。“杏壇有順德高新區,也有一批水鄉資源,特色小鎮應該如何定位,我們在深入磋商。”杏壇鎮鎮長梁晴爾介紹,目前杏壇已成立特色小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并物色合作方開展策劃工作,希望通過做好頂層科學設計,制定千年水鄉特色小鎮建設方案。上月底,杏壇就與國家建設部原直屬企業泛華集團就特色小鎮建設進行初步對接。
傳統專業鎮的破與立
“一鎮一主業”專業鎮經濟集聚了大量產業鏈和人才資源,曾經是順德城鎮化發展的主要動力。但近年來,隨著資源和勞動力紅利的消減,這種粗放和相對封閉的發展模式也遭遇著瓶頸。特色小鎮的建設模式無疑帶來發展的新想象空間。
盡管特色小鎮至今尚無明確的概念定義,但按照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鮮明、產業發展、綠色生態、美麗宜居應該是特色小鎮共性的特征。而在特色小鎮建設的先行地浙江,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單元上的“鎮”,也不同于產業園區、風景區的“區”,而是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結合自身特質,找準產業定位,科學進行規劃,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形成“城產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臺。
“特色小鎮與以往的專業鎮不同,專業鎮受產業、地域的限制,這種特色小鎮將面向更大的資本市場,當企業國際化或者快速成長之后,市場無邊界和行政邊界將逐步消失。”周旭坦言,目前美的、碧桂園等北滘的企業發展戰略已延伸到全國甚至全球,這意味著政府對特色小鎮的建設必須突破原來專業鎮經濟的局限。
為此,北滘對特色小鎮建設聚焦在從制造向“智造”的蛻變。一方面,利用美的、碧桂園等現有企業巨頭的轉型契機,以傳統家電制造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為基礎,構建“智能制造+智慧家居”雙智特色產業體系。另一方面,依托投資30億元的美的全球創新中心、中國慧聰家電城、廣東工業設計城,中德合作的國際化工業會展平臺——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等產業載體,加速發展總部經濟和會展經濟等新興業態。
與北滘相似,陳村、龍江打造特色小鎮之“特”,更多是在原有優勢產業的基礎上,插上“互聯網+”、智能制造的等時髦的“翅膀”。如陳村打造花卉特色小鎮,提出要推動花卉企業“觸電”,發展互聯網泛農業;而老牌家具制造重鎮的龍江則聯動B2B電商巨擎慧聰網,整合中國家具產業的“研發設計、交易金融、電子商務、貿易會展、人才”五個中心,打造“家具產業特色小鎮”。
相比之下,樂從對特色小鎮的理解更為大膽和超前。眾所周知,樂從是全國知名的家具、塑料、鋼鐵的集散地,但目前公布的特色小鎮建設計劃對此卻無過多著墨。
“如果說佛山新城是門戶,那么北圍片區就是創作室,是一個可以用智慧產生價值的地方。”樂從鎮鎮長崔偉國表示,未來樂從發展的重點將聚焦在南部的北圍片區,將作為“樂創小鎮”來打造,吸引高端人才和研發機構在那里創業,成為樂從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相關
大良:力推“金科產”融合造區域產業服務中心
“大良要將自己放在珠三角一體化、對接廣深的大局中看發展,從國際、國內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勢中看問題。”大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吳顯強在日前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就在其他鎮街向特色小鎮發力的同時,作為全區中心城區的大良,則明確“品質大良、東部核心、珠江門戶”這一發展定位上,謀劃未來五年的工作。
吳顯強指出,經過調查分析,大良產業功能定位為“區域產業服務中心,珠江西岸開放門戶,美食之都歡樂之城,綠色智慧產業基地”。其中對于打造區域產業服務中心,大良具有相對的先天優勢:以金融等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在GDP中的比例超過七成,目前今年開始運營的順德眾創金融街陸續進駐眾投邦、宏萊投資、天交所、順高投等35家機構,吸引了眾多創投機構和金融資金關注和支持本土企業發展。
而在半個多月前,“大良街道產業發展暨新三板企業掛牌敲鐘儀式”在順德眾創金融街舉行,大良街道與深圳眾投邦擬計劃打造超10億規模的產業發展基金,力促本地產業發展,這也是順德10個鎮街中第一個吃螃蟹的鎮街。
近期,大良也正在醞釀《大良街道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今后將重點發展產業金融、科技服務、商業與中介服務、文化旅游、智能制造、節能環保等核心產業,全面培育互聯網與新媒體、軟件開發、體育健康、大數據、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改造提升裝備制造、家居家電、現代商貿、房地產、教育培訓等基礎產業,形成重點突出、梯次分明的現代產業體系。
吳顯強介紹,今后大良在產業空間布局上,將以南方智谷、德勝商務區、華僑城項目、五沙工業園四大平臺為發展引擎,構建“三帶、三核、一區”的產業空間發展格局(沿105國道創新創業發展帶、沿德勝路——順番路金科產融合發展帶、沿地鐵3號線商文旅聯合發展帶,德勝商務區眾創金融核、南方智谷科技商務核、華僑城文化旅游發展核,五沙工業園先進制造示范區),實現區域發展組團、產業發展軸帶的協同并進。
順德特色小鎮一覽
北滘——智造小鎮:以傳統家電制造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為基礎,努力構建“智慧智造+創業創新”特色產業體系,打造成產業有支撐、文化有內涵、基礎設施完備、嶺南水鄉濃厚、文化特色鮮明的特色小鎮。
陳村——花卉小鎮:以花卉世界為核心,連接附近村莊,打造花卉產業綜合發展新平臺,開展現代高端農業展、發展互聯網+花卉,推動農業電商和創意產業發展;以莊頭、仙涌兩條花村和潭洲水道為載體,打造特色景點,提升城市品位。
陳村——智芯小鎮:依托軌道交通,圍繞吳家圍陳村站及其輻射的4.8公里進行建設,以機械制造為基底,依托順聯機械城三期,打造智能制造之城;同時引進3D打印、“互聯網+”等高端技術產業,依托高端技術的產業,配套便捷的交通,吸引高端人才聚集,建造廣州大學城衛星城。
樂從——樂創小鎮:依托佛山新城,在北圍片區建設生物醫藥產業高端科技、高端人才、研發機構聚集的高地,未來五年打造成“智創新高地·國際小都市”。
龍江——家具特色小鎮:圍繞“一園、五心、九片”即龍江家具O2O產業園、中國家具產業五個中心以及龍江九大家具材料專業市場,切實搞好行業對接和企業協作,著力實現借勢借力發展,系統打造“家具產業特色小鎮”。
杏壇——千年水鄉特色小鎮:通過深入挖掘文脈和資源稟賦,將“有中生有”和“無中生有”相結合,發展特色要素市場,創意新產品、智能制造、文化生態旅游、生命健康等新業態、新產業和新模式,從而通過新經濟體系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商的龍頭企業總部莊園和文化養生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