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委印發《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
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七部委研究制定的《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正式頒布。方案指出,能效“領跑者”制度將在用能產品、高耗能行業、公共機構三類開展,用能產品類別中,變頻空調、電冰箱、滾筒洗衣機、平板電視等家電產品將率先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
專家介紹,此次推出的能效“領跑者”制度與節能惠民工程均可促進家電節能,但也各有不同。節能惠民工程屬于短期項目,實施補貼,帶有刺激消費的性質。而能效“領跑者”制度是長效機制,著眼長遠展開競賽、樹立行業標桿,推動行業能效不斷向高水平邁進。
盡管相關實施細則尚未出臺,業界普遍認為這意味著新一輪家電節能補貼已經箭在弦上。與以往家電節能補貼多數企業都能受益的“普惠制”不同,此次激勵政策中只有極少數企業可受益,能效“領跑者”產品不僅應達到能效國家標準的1級能效以上,而且必須是同類型可比產品中能源效率領先的產品。
未來,對于達到“領跑者”要求的產品,可加張貼能效“領跑者”標志,并鼓勵入圍產品的生產企業在品牌宣傳、產品營銷中使用能效“領跑者”標志。按照之前業內的說法,“能效領跑者”的產品將享受國家補貼。
家電企業對方案反應熱烈
部分家電企業對領跑者制度存在排斥,他們認為充分競爭市場不應有行政干預。部分企業認為,該政策沒有站在企業的立場上考慮,每次政策的出臺,企業都需有針對性地調整產品結構,需要一定周期,但國家政策往往不給任何緩沖期。在頻繁的政策面前,企業正常生產節奏被打亂。
另外,不少業內人士也擔心再次出現透支消費。之前三大政策出臺后,市場需求被嚴重透支,政策實施期,企業賺得缽滿盆溢,但之后的一兩年中由于市場需求萎縮,企業過得十分艱難。
對此,專家解釋稱該政策從醞釀到出臺,經歷了三年多時間,也是借鑒了鄰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驗,以引導廠家在產品上向節能型升級。其結果將是推動企業在研發、生產上加大高能效產品的比重,并不直接對消費產生影響。各界呼吁細則盡快出臺,以便企業做產品結構比例調整。